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海东民和:创新县域统管新模式 探索水利发展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20:44:00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王臻

“您好,马家河供水服务中心,请问有什么需要……”7月6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马家河供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相德接到西沟乡官地村村民马子文供水问题热线电话。随着对基本情况的大概了解,供水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立即出发进行上门维修。

“以前我们的水有啥问题,还要到水管所跑一趟,现在打电话他们都上门服务,特别好。”马子文告诉记者,自2023年民和县实施县域统管以后,像这样一通电话就能解决供水问题的方式已成为常态。

海东市民和县西沟乡马家河供水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玉珠介绍:“自2023年县域统管以后,我们马家河供水服务中心接到抢修服务热线共2000多件。做到每一件用心去做,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切实方便了周边群众。”

县域统管,破解了水利管理“碎片化”难题。过去,农村供水、河湖治理、工程维护等工作分散在多个部门和村镇,存在责任交叉、资源浪费等问题。2023年6月民和县成立龙浩水务集团,通过当地“水利局+水务集团+供水中心”的业务管理体系,最大程度实现县域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的服务体系。农村、城市、工业供水得到统一管理的同时,地处偏远地区且居住分散的村民,用水也得到了保障。

马场垣乡团结村村民冶明山种的十几亩地就尝到了县域统管带来的红利:“供水有保障,庄稼就不怕缺水,今年我的玉米苗水浇得好,出的特别好,产量肯定比前几年好。”

乡村振兴,水利先行。为破解传统灌溉管理分散、效率低等难题,民和县水利部门将7个中型灌区共10.28万亩(6850公顷)农田同样纳入农村供水县域统管范畴。农村供水工程逐步实现了“专业化管理、企业化运营、多元化发展”,摆脱了集中供水工程管理“大锅饭”的弊病,转而由八个人饮管护单位按流域监管,城乡供水公司承担运行管理、水费收缴、工程维养等职责。

“我们编制全县人饮管护网格图,设立8处乡镇客服中心,形成了水务集团牵头抓总、服务中心统筹划片包干、管水员具体协调的三级管理体系,实现了从‘管不好’到‘管得优’,从‘吃上水’到‘吃好水’,尤其农村人饮从‘有没有,好不好’到‘优不优’的转型,农村供水焕发出新活力。”海东市民和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民和龙浩水务集团总经理闫陆山介绍。

以县域统管为突破口,民和县打破传统分散管理瓶颈,在全省率先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群众受益”的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县域统管体系,探索出一条资源整合、高效协同的供水发展新路径。

通过资源统筹,释放水利发展“聚合效应”。民和县水利部门坚持“以城补乡,以川补山”发展理念,实现了城乡互补,融合发展供水一体化管护模式,保障了全县43.93万人的安全供水需求。

编辑:韩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