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我来看你了,这是专程给你带来的家乡的腊肉香肠和泡的枸杞酒,都是你喜欢的。”3月下旬,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烈士陵园,来自宜宾珙县的张碧琼女士擦拭着哥哥张必军烈士的墓碑,凝望着哥哥的照片低声倾诉。1979年,21岁的张必军牺牲并长眠在离家千里的南疆。
边疆埋忠骨,千里祭英魂。四川是一片孕育深厚红色底蕴、丰富红色资源的热土,无数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献出宝贵的生命,也有不少四川籍烈士牺牲并安葬在异地。
清明节前夕,全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为外省来川祭扫的烈士亲属提供温馨优质服务的同时,用心用情有序组织本地烈士亲属赴省外开展异地祭扫,提供暖心贴心服务。截至目前,已组织13批次224名烈属赴云南、广西、青海等地祭扫。

宜宾市组织61名烈士亲属赴云南、广西开展祭扫缅怀活动。
“爸爸,我想你了”
擦拭墓碑、清理杂草、敬献鲜花、肃立默哀……3月11日,在云南省孟连县烈士陵园,59岁的宜宾市民周正从女士双手颤抖,将自己亲手准备的糖果等一一摆放在父亲墓前,周正从是烈士张祖恩的女儿。
“他走的时候,我才两岁。”56年前的3月,张祖恩烈士在战斗中牺牲,今年,周正从与丈夫从成都来到云南孟连,祭奠长眠于此的父亲。刚迈入烈士陵园,父亲的生平事迹赫然在列,跨越时空的“重逢”,化为雨点般的泪水,抚摸着孟连县烈士陵园展馆内父亲的照片,思念和泪水如决堤般涌入,周正从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爸爸,我想你了!”

张祖恩烈士家属周正从擦拭父亲的墓碑。
“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爸爸伟岸的身影,听到了爸爸的轻声回应……”周正从哽咽着向父亲诉说这些年家里的变化、自己及家人的变迁。清风吹拂,一如父亲温暖的手,拨动着她花白的头发,周正从说,勇敢无畏的父亲是她引以为傲的榜样,在她的心中永远活着、永远年轻。
3月的南疆群山含翠,烈士陵园内苍松肃立。烈属们神情凝重地来到烈士墓区,为长眠在这里的亲人祭扫,鞠躬、跪拜、擦拭墓碑,一束新鲜菊花、一份轻声细语、一段含泪倾诉,深情表达对英雄烈士的无尽思念。
为纪念在边境牺牲的宜宾籍革命烈士,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61名烈士亲属,历时11天奔赴云南孟连、麻栗坡,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等12个烈士陵园开展祭扫缅怀活动。这也是宜宾市连续7年,组织烈属“千里奔赴”。为做好烈士亲属异地祭扫服务保障,宜宾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前筹划、细化祭扫方案,明确工作人员“一对一”保障服务;优抚医院派出随行医生,备好常用药品,全程保障医疗服务,用心倾情为烈士亲属提供优质服务。

宜宾市异地祭英烈家属合影。
哥哥们将最绚烂的绽放定格在祖国南疆
“哥哥们,我们来看你们了。”3月26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的龙州烈士陵园里,成都籍烈士耿军、耿晓康兄弟俩的弟弟耿涛和家人用一杯杯家乡的好酒,祭奠亲人,寄托哀思。
1979年,年仅19岁和17岁的耿军、耿晓康兄弟二人留下“请祖国放心”的誓言,奔赴战场,双双壮烈牺牲。他们留给父母的遗物是一封夹着12元津贴的诀别信和一床草席。
“战前送别时,父亲叮嘱哥哥们‘要做战斗的勇士’,他们用生命兑现了入伍时的誓言。”站在烈士英名墙下,耿涛用手指刻画哥哥们的名字,跨越时空与兄长“相见”,深情追忆起哥哥们的英雄壮举,“他们如同烈焰中的并蒂莲,将最绚烂的绽放定格在祖国南疆。”
“儿子,也许这是父亲最后一次来看望你了,安息吧,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你。”在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巴中籍烈士陈江91岁高龄的父亲,颤巍巍地抚摸着儿子的墓碑,轻轻抚摸儿子的照片,泪如泉涌。今年3月,巴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21名英烈亲属代表,跨越5000余公里,历时7天,第二次踏上“南疆祭英烈”征程,赴云南省麻栗坡、屏边、河口、蒙自、马关5座烈士陵园,深情祭奠长眠于此的49名巴中籍英雄烈士。
默哀鞠躬、敬献鲜花、擦拭墓碑,一抔家乡土……3月下旬,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里,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要负责人带队,祭扫安葬在这里的108名四川籍烈士,深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英烈始终是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他们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学习。”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省退役军人系统将继续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常态化联系走访慰问烈属,力所能及为烈属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大力宣传英烈事迹,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在全社会持续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
退役军人事务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