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华阳集团首季“开门红”解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0:17:00    

这是2025年华阳集团交出的首季“开门红”硬核答卷——

原煤产量993.6万吨,完成全年稳产稳供目标序时进度任务的105%,掘进进尺35279米,完成指标的104%;

瓦斯抽采量13178.3万立方米,完成指标的131%;

煤炭销量完成844.9万吨,同比增加23.1万吨;

钠电储能直流舱成功下线,生产49.723兆瓦时方形电芯;

商品铝产量48362吨,完成指标的105%,铝材产量28120吨,完成指标的116%;

化工实物总量340289吨,完成指标的102%;

市场寒冬下,职工工资保持稳定……

2025年伊始,面对煤炭市场“供大于求、量价齐跌”的严峻形势,华阳集团站在心怀“国之大者”的高度,誓夺首季“开门红”。集团党委多次强调,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有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思想和行动,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奋战一季度,夺取“开门红”。

(一)“十真”管理夯安全,筑牢发展之基

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新年第一会,华阳集团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安全工作,提出坚定不移实现2025年“安全零死亡”目标,表明了华阳集团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决心。一季度,集团各单位牢固树立“安全是管出来的”理念,严格对照“十真”管理要求,层层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推行视频监控五级筛查工作机制,对标学习淮北矿业集团及临涣煤矿瓦斯治理经验,杜绝各类违章和不正规操作行为,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最大限度保持企业安全平稳运行。

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华阳集团就紧锣密鼓部署,积极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挂牌包保工作,集团领导带队,针对10个矿井的生产、机电、通风、安监等工作包矿督查34次,“穿透式”排查整改现场存在的隐患问题。同时,继续开展“亲情助安 安全华阳”活动,警醒广大职工保持“怕”的心态,时刻绷紧安全弦。

集团的安全管理实践,跳出了传统“严防固守”的被动模式,构建了“技术防控+文化浸润”的双重防线。从“十真”管理的刚性约束到“亲情助安”的柔性感召,从“五级筛查”的穿透式管理到“现场包保”的立体化攻坚,展现出集团安全管理的系统性思维。

(二)“八个专班”促生产,驱动高产高效

一季度,一矿商品煤产量完成177.6万吨、块炭完成31万吨、块炭率达17%,创近三年最好水平;新景公司商品煤产量完成140.1万吨,同比增产14万吨……

多出煤、出好煤,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今年,华阳集团继续发挥“八个专班”作用,剑指“采得快、掘得慢、治得迟、管得差”,积极破解掣肘问题,超前谋划生产布局,精准排布采掘衔接,切实提高作业循环效率,为安全生产、抽采达标、衔接有序打好基础。一矿15405进风巷带式输送机最远运输距离达2540米,推进“一条巷道一部皮带”后,每班减少岗位工2人,减少2部皮带机头安装,在降低隐患的同时节约费用200万元。

“八个专班”的靶向攻坚,直指煤炭生产“卡脖子”环节,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创新清单,实现了原煤产量993.6万吨,完成全年稳产稳供目标序时进度任务的105%,掘进进尺完成35279米、完成指标的104%。

效率是提升煤炭生产力的关键所在。今年,集团加快矿井“一优三减”达标方案实施,解决煤矿井下系统臃肿、环节复杂、作业人员多、运行成本高和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加强正规循环作业管理,切实提高工时利用率,加快回采动压巷道单元支架、掘进远距离皮带、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等装备、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和系统、装备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三)“全入洗”战略提质量,擦亮“阳优”品牌

抓煤质就是抓效益,保煤质就是保市场。早在煤炭行业处于上行周期、市场红利充分释放阶段,集团便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率先启动“精品煤、全入洗”的系统化升级,“阳优”煤合格率达100%,获评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美誉度,推动产品结构向精细化、定制化方向转型。

今年,集团紧密结合当前煤炭市场形势,对煤质管理办法、矿井煤质管理标准化细则和煤质考核政策进行全面优化修订,加大井下生产质量管理部分权重,构建起原煤生产管理、运输过程管控、洗选加工协调和储装运跟踪等多个环节的全过程煤质管控体系,确保用制度筑牢煤质管控防线,为集团赢得市场提供了保障。

“以质计价”是华阳集团成本控制和利润实现的重要保障,其中的“质”至关重要。从采样的精准定位,到制样的精细操作,再到化验的严谨分析,每个步骤都严格把控,为提高煤质和市场定价提供坚实的数据依据,精心维护了数据权威。

质量是市场竞争的“通行证”。集团强化“产、运、销”全过程煤质管控,严格落实过构造矸、掘进矸分装分运和放顶煤工艺控矸等生产源头提升煤质的措施,确保煤质稳步提升。通过优化产品指标,一季度,末煤发热量同比提升166大卡。下一步,集团将瞄准全年末煤发热量奋斗500大卡的目标,继续挖掘洗选潜能,实现热值稳定提升。

集团的质量革命,深度契合市场导向和“双碳”目标,展现出一个传统能源企业在能源变革浪潮中的深刻洞察与担当。随着“全入洗”的不断升级,看似放弃短期利润,实则构建长期竞争力,这166大卡的逆势提升,正是“阳优”品牌硬核实力的体现。

(四)保供兑现稳市场,服务赢得客户

市场是效益的生命线。今年,面对市场下行、电厂库存较满的困境和1909万吨能源保供艰巨任务,集团紧盯市场形势,主动担当作为,努力保持高水平保供煤兑现率,在购销双方共赢的基础上,通过调剂站点矿点、优化公转铁运输、调整发运结构等方式,盘活保供煤140万吨以上。

优质的服务是赢得客户的必要条件。一直以来,集团加强与能源领域重点用户的走访交流,持续巩固和深化双方战略合作,始终秉持诚信经营的理念,不论煤炭行业风云变幻,始终为客户稳定供煤。如今,在煤炭市场价格大幅走低的情况下,集团凭借良好信誉,让众多“老客户”在自身需求有所波动的情况下依然保障集团的煤炭采购份额,助力集团消化库存、稳定生产。

在煤炭综合售价与保供煤价格发生倒挂的情况下,集团的举措,不仅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的国企担当,同样是增强企业“御寒”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办法。一季度,集团以保供煤兑现率82.4%,位居省属企业“第一”的好成绩为“开门红”交出亮眼答卷。

抢抓新能源新材料市场,集团不遗余力。一季度,集团紧抓行业机遇,自主生产的钠电储能直流舱和210R版型大硅片光伏组件下线,49.723兆瓦时方形电芯生产任务如期完成,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顺利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为在市场上闯出一番天地努力奔跑。

(五)挖潜增效降成本,厚培效益沃土

成本管控是盈利的关键。面对行业周期波动与市场下行压力,集团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坚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持续引深“0+5”降成本工程,推进以安全为根基、多系统联动的成本革命,通过落实各级成本管控责任,对成本消耗源和消耗点进行有效控制,进一步完善全面成本管控体系。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一季度,财务公司公开发行今年首单10亿元三年期中期债券,较同期债券发行利率降低139个利率基点,实现融资降本“开门红”;物资经销公司圆满完成基层各矿二级库清零行动,实现库存降本“开门红”;嘉盛公司完成招标393项,节资率达9.4%,实现了采购降本“开门红”……

铝电产业,同样将降成本视为工作重点。今年,在氧化铝市场价格持续震荡下行的情况下,电解铝分公司通过应用新型稳流保温电解槽技术,电流效率稳定在91%,吨铝电耗降低264千瓦时。春节期间抢修电解槽,大幅加快复产进度,提前2个月复产。一季度,共完成电解槽大修并启动30台,较计划增加槽日901个,增产1762吨。

集团的成本管控既见“止血”之功,更具“造血”之智,既注重短期见效的“立竿见影”,更谋划长远发展的“源头活水”。煤炭、铝电、财务、物资、采购等成本管控体系的建立,展现出的是集团从资金端到实物端的精细化管理智慧和作为省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新境界。

(六)凝心聚力增士气,淬炼奋进力量

集团多次强调,要通过加强管理、降本增效、提质增效改善经营现状,不能简单以降工资的方法完成集团利润指标。

“我们每天加油干,多出煤、出好煤,咱的工资也更有保障。这个月比我去年同期还多开了300元呢。”3月10日,在榆树坡公司综采一队的队部里,工资工分明细表已经张贴上墙,综采一队采煤机司机董艳红和他的工友们查看各自的工资情况后,便面露喜悦地交接班,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中。

士气是战斗力的源泉。一季度,集团领导分别带队,慰问2024年劳动生产竞赛优胜单位、队组(车间),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车间里、厂矿中,处处激荡着价值创造的共鸣。

全国两会期间,多家主流媒体报道集团转型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成果,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华阳”成为舆论热词,全网共发布信息848条,总浏览量70万次,干部职工士气大为振奋。

今年,集团继续实行全员体检、全面落实全体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进一步扩大疗休养范围和比例……

一桩桩、一件件实事,都是“幸福华阳”的生动注脚。在行业寒冬中,集团没有选择将经营压力简单转嫁给职工,而是通过管理革新、技术赋能、市场开拓的系统性突破,在保障职工利益与维护企业效益之间找到了动态平衡点,不仅铺就了民生幸福之路,更展现了集团将职工利益嵌入企业战略发展的智慧,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能力的一次突破性实践。

首战告捷,向远争先。首季“开门红”,是华阳的智慧,也是华阳的担当。秉持着这份不懈的锐气,我们将以“首季红”确保“半年红”,以“半年红”带动“全年红”,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文 / 李东臻 通讯员 张园园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