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马强
据上交所官网,2025年3月31日,志在冲击上交所主板IPO的超颖电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颖电子)更新了招股说明书,增加披露了公司2024年全年业绩情况。


IPO进程方面,上交所公开信息显示,超颖电子2023年12月底提交IPO申请获受理,2024年1月底获问询,其后至今尚未有“上会”机会。

▍以汽车电子PCB为主,与特斯拉等知名厂商有合作
招股书显示,超颖电子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储存、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公司以汽车电子PCB为主,是国内少数具备多阶HDI及任意层互连HDI汽车电子板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与大陆汽车、法雷奥、博世、安波福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特斯拉等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商建立了稳定合作。

公司行业地位方面,根据CPCA公布的《第二十三届(2023)中国电子电路行业主要企业营收榜单》,公司在综合PCB企业中排名第24位。根据NTI(N.T.Information LTD)的报告,2023年公司为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PCB供应商,中国前五大汽车电子PCB供应商。
业绩方面,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1,415.93万元、365,625.25万元及412,361.70万元,累计超过10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4,082.80万元、26,615.53万元及27,621.7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512.17万元、25,613.24万元及26,059.66万元,财务状况良好。

▍间接控股股东为中国台湾上市公司定颖投控,存无实控人风险
据招股书,超颖电子间接控股股东为中国台湾上市公司定颖投控。截至2025年3月24日,定颖投控第一大股东为黄铭宏,黄铭宏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定颖投控9.02%的股份;定颖投控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14.70%,持股比例分散,无单一股东对定颖投控实施实质性控制。因此,定颖投控无实际控制人,公司无实际控制人。若后续定颖投控股东之间出现分歧,公司可能面临股东大会提案等重大决议未能获得通过的风险,导致公司决策效率降低、贻误业务发展机遇,进而影响公司经营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拟用近4成募资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被疑或触发有关规定“红线”
招股书显示,此次冲击IPO,超颖电子拟募集资金6.6亿元,其中,计划将2.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占到此次募集资金总额的39.4%。

记者留意到,对于超颖电子拟用高达近4成募资补流及偿贷,有媒体提出质疑,认为有触发有关规定“红线”的嫌疑。
记者查询发现,公开资料显示,就上市公司利用募资补流和还贷款比例,资本市场有以下规定:
其一,2023年2月17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获通过,就该《办法》有关规定的适用意见,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


18号文中,就募资用于补流还贷,证监会有如下规定:通过其他方式募集资金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的比例不得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对于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的企业,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超过上述比例的,应充分论证其合理性,且超过部分原则上应当用于主营业务相关的研发投入。
其二,2025年1月17日发布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征求意见稿)》明确,超募资金不得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假设超颖电子能顺利上市,会否超募尚未可知,那先姑且不论其拟用近4成募资补流还贷会否违规。但根据上述18号文中规定,上市公司通过其他方式(如IPO)募资的,用于补流还贷的比例不得超过募资总额的30%,超过上述比例的应充分论证其合理性。但从目前看,尚无公开信息表明超颖电子属于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的企业,而该公司也没有对其拟高比例使用募资补流还贷的合理性进行过充分论证。
▍外销营收占比逾8成,存贸易摩擦和汇率波动风险
据招股书,报告期,公司外销收入分别为278,946.10万元、288,692.71万元及326,557.33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1.89%、81.67%及82.77%,占比较高。
超颖电子表示,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对PCB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未来如果相关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大陆PCB产品采取限制政策、提高关税或采取其他贸易保护措施,将会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外销营收占比高,也会带来汇率波动风险。招股书表示,公司外销产品主要以美元计价。报告期,公司汇兑收益分别为4,057.50万元、1,811.47万元及5,252.92万元。若未来人民币出现大幅升值,一方面会导致公司汇兑损失增加,另一方面相对境外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可能被减弱,假设在外币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以人民币折算的销售收入减少,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坏账准备计提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据招股书,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97,778.15万元、99,403.60万元及110,179.9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7.82%、27.19%及26.72%。
超颖电子表示,本次发行后,公司将增加产线、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寻求客户并开拓市场份额,随之面临着应收账款余额进一步增加的风险。若受宏观经济走势、行业发展政策、自身经营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公司主要客户的财务及经营状况出现较大波动,出现无法按期回款,或因客户丧失支付能力而造成较大金额的应收坏账等情形,将会影响公司资金的流动性,造成一定的经营风险。另外,若公司对应收账款未实施有效管理并履行积极的催收程序,同样可能对资金周转产生不利影响。
在首轮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超颖电子结合客户群体和目标市场、应收账款周转率、实际坏账损失等,分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原因。

超颖电子在回复中解释说,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储存、显示等领域,客户主要为国际知名企业,客户信用状况较好,公司各期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发生的实际坏账损失较小(见下表,报告期公司仅2023年实际发生坏账金额为17万元,占2023年应收账款期初期末平均余额的比例仅0.02%),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具有合理性。

▍资产负债率约70%,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在招股书中,超颖电子提示了公司的流动性风险。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0.82、1.00及0.66,速动比率分别为0.55、0.76及0.48,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相对较低,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2.14%、68.75%及72.83%,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


超颖电子表示,公司处于生产经营快速扩张阶段,设备、工程支出金额较大,受限于融资渠道,公司主要通过银行借款筹集资金,如果未来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法规、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因新增投资未达预期回报,亦或其他原因导致公司未能获得足够资金,公司将存在因授信额度收紧、融资成本提高等因素带来的短期流动性风险。
在首轮审核问询函中,上交所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表示关注。
问询函称,根据申报材料:(1)2023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金额为84,092.79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金额为5,183.58万元,长期借款金额为98,189.91万元,应付账款金额为99,013.43万元;(2)报告期各期,财务费用中利息支出分别为3,592.73万元、2,958.75万元、5,114.26万元和4,476.10万元;(3)报告期,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上交所请公司披露负债大幅增加的原因,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合理性。
超颖电子在回复中解释说,2022年末,公司负债总额较上年末增长67,228.95万元,增幅较高,主要系:①受黄石P2厂建设和公司日常营运资金需求增加,美元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主动优化债务结构,与部分银行签署长期借款协议,同时增加美元借款以降低风险敞口,公司短期借款下降35,294.96万元,长期借款(含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57,350.55万元;②黄石P2厂建成投产,应付设备、工程款大幅增加,带动公司应付账款余额上涨23,169.97万元;③塞舌尔超颖被公司收购前已宣告但尚未向其原股东定颖电子发放的股利16,201.63万元,导致年末其他应付款增长。
2023年末,公司负债总额较上年末小幅上涨3.36%,总体保持稳定。
综上,2022年末,受黄石P2厂建设、投产及塞舌尔超颖被公司收购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影响,公司长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有所增长,带动公司负债大幅增加。
对于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原因,超颖电子也在回复中做出了解释。
超颖电子表示,报告期,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上述部分同行业可比公司在A股募集资金补充了权益资本,短期偿债能力提升,资产负债率下降;(2)公司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通过银行借款融资。公司本次发行上市后,将大幅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通过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大幅提高公司偿债能力,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