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夏日深夜,陆军某合成旅中校营长张灿灿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他正带领营部参谋和几个连主官热烈讨论:多元态势感知拓展侦察触角、无人机蜂群分组打击、人工智能提取毁伤特征……这是张灿灿所在营受领的某项训练先行试点任务。
23年军旅生涯,张灿灿在功勋卓著的红军部队磨砺成长,走过一条充满挑战却永不停息的进击之路。
父亲曾是参战老兵,张灿灿受父亲影响参军入伍。当兵6年后,张灿灿被保送入学提干。军校毕业担任3年排长后,提升为某炮兵连连长。
从步兵到炮兵,不仅是专业的转换,而且意味着能力重构,张灿灿形容自己又当起了新兵。他虚心向老骨干学炮兵技能,夜以继日地背射表、练操作。一个月后实弹射击,他打出首发命中、全部命中的好成绩。
军事训练全面过硬的张灿灿让全连官兵深深折服,连队也在他的带动下发生变化,在全团建制连5公里武装越野比武中夺得第一,打破近些年来步兵连对该项目第一名的垄断。
张灿灿说:“带兵人的威信从来不是靠职位压出来的,而是靠本事挣来的。”在他的宿舍里,几本教材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墙上的计划表细化到每周、每天的工作重点,连器械保养时间都精确到分钟。
他是训练场上的“领头雁”,也是战士心中的知心大哥。二级上士谭林林曾是训练尖子,部队转型后面对新装备有些懈怠,从先进变成后进。张灿灿知道后说:“这不是能力问题。”他找到谭林林谈心,把自己写满要点的教材送给他,深夜还带着他学技能。此后,谭林林成绩突飞猛进,多次在演习和比武中表现优异,被表彰为陆军“强军精武标兵”。
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部队转型为合成旅。2020年10月,张灿灿担任某营营长。从单一兵种到合成部队,作为营级指挥员,张灿灿看到了新机遇,也在进击路上发起新的冲锋。
还是一名步兵排长时,张灿灿就展现出一名优秀指挥员的潜质,他率先在步兵班进攻战斗中进行沙盘推演,课目示范视频在全师推广。任营长后,他对提升指挥能力的学习研究更加专注,如何释放合成效能、如何打造独立遂行任务的战斗模块等,都成为他研究的课题。有了想法就去研究,研究成熟了就付诸实践。这些年,他带领官兵在多种地形、多种环境下苦训实练,总结探索出高原高寒环境下二十多条练兵经验。
在大漠戈壁,在冰峰雪谷,在千仞峭壁,张灿灿带领官兵在极限环境下强体能、练技能,有效提高了全营应对高原环境的体能储备。某新型火炮列装后,张灿灿带领官兵奔赴雪线试验效能。顶风冒雪奋战两个月,论证形成高寒环境下火炮射表,积累了不同海拔装备性能参数。
一次高原驻训,面对一座高大的山体,张灿灿突然有了隐蔽防御的构想。6个月后,他们在高原冻土上构设出功能齐备、结构合理的综合掩蔽工事,宛如巨大的地下城堡,引来众多兄弟单位指挥员观摩学习。
担任营长以来,张灿灿带领官兵在风雪砥砺中前行,历经的艰辛难以计数。
一次高原演习,突击分队一名战士突发肺水肿并陷入深度昏迷。从对讲机里得知情况的张灿灿二话不说,扛起几十斤的氧气罐就往山上爬。那里海拔5300米,轻装活动都两腿绵软无力,张灿灿却惊人地连走带跑2公里将氧气送达。
战士被直升机后送治疗转危为安后,军医感慨地说:“幸亏吸氧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世界各地战火频燃时,张灿灿密切关注战争动态。他在感叹无人智能技术深刻改变作战样式的同时,也思考自己所在营战训转型的新路。他带领官兵成立战法创新工作室、无人装备攻关组,自研设备器材、编写训练教材、开展模拟训练,攻克十多项战训难题,培养出一大批技术过硬的训练骨干,探索形成“智能+”无人训练模式在部队推广。
近日,张灿灿筹划并组织了一场勇蹚新路的对抗演练。演练地域在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训练场,对抗双方是两支步兵分队,双方指挥员调度的除了分队士兵,还有无人机、无人车、机器狼等多型无人装备。从隐蔽伪装到情报侦察,从掩护突入到要点打击,无人装备融入实兵战术,高原练兵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