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长城快评丨骑手称外卖为“狗饭”,多些理性少点底层互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20:03:00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特约评论员 陆玄同
近日,广东一女子在外卖平台点了“拼好饭”,骑手将餐递给她时竟当面称之为“狗饭”,并在被质问后反称“有病就别吃”,甚至声称平台内部都这么叫。此事曝光后,迅速引发网络热议。

一单寻常的外卖,一句刺耳的侮辱,让人不禁心酸:同为社会底层群体,为何相煎甚急?

必须承认,骑手当面辱骂顾客的行为,无论如何都是错误且不可接受的。这不仅是对消费者人格尊严的践踏,也严重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与服务底线。正如事件中许多网友所言,“不管配送费多少,都不该把气撒在顾客身上”。骑手作为平台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人,其言行影响着用户体验和平台声誉。尽管平台方表示在核实情况后对涉事骑手进行处罚,但处罚一个人解决不了这种问题。

毕竟,这背后是外卖行业的结构性困境。“拼好饭”作为平台推出的低价拼单模式,旨在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尤其受到学生和上班族的欢迎。但另一面,骑手承担了几乎与普通订单相同的劳动强度,获得的配送费却往往只有普通订单的一半甚至更低。这种“同工不同酬”的分配机制,长期积累下来,极易在部分骑手心中滋生强烈的不满。当这种负面情绪找不到合理的宣泄出口,又缺乏有效的疏导机制时,部分抗压能力弱的骑手就可能将矛头,错误地转向了同样处于消费链底端的“拼好饭”用户。这种转移,就催生了“底层互害”。

同样,选择“拼好饭”的广大消费者,也绝非“抠门”或“低要求”,而是在生活成本压力下的理性选择。数据显示,“拼好饭”日均订单量高达数百万乃至近千万单,用户量过亿。这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精打细算的学生、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收入有限的基层员工乃至节俭的普通家庭。一份十元内的午餐,对他们而言,实实在在减轻了生活负担。“拼好饭”用户期待的是合理价格下的基本饱腹与卫生,绝非低人一等的“狗饭”待遇。将追求性价比污名化,本身就是一种傲慢与偏见。

显然,化解这场“狗饭”风波引发的对立,板子不能打在骑手或消费者身上。真正的责任主体,在于掌握规则制定权与利益分配权的外卖平台。平台在推广“拼好饭”这类创新业务、追求市场份额和用户增长的同时,不能回避其对整个服务链条,尤其是末端配送环节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如果商业模式的设计,天然包含了挤压骑手配送费的空间,那么平台就有义务通过其他方式来平衡各方利益,确保骑手劳有所得、保有职业尊严。同时,平台更需要严格内部管理,对任何形式的、针对特定服务或用户的侮辱性称呼实行“零容忍”。

回顾过往,类似冲突并不鲜见。有顾客因送餐延迟便辱骂骑手是“送外卖的狗”,也有骑手因差评威胁甚至抢夺顾客餐食。当社会压力层层传导至最基层,弱势群体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尤为珍贵,却也格外脆弱。因此,舆论应跳脱简单的站队指责,多一些冷静分析,少一些道德审判;多一些对骑手生存压力的体察,少一点对消费者“穷讲究”的嘲讽。我们希望,奔波于城市角落的骑手与精打细算的消费者,都能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获得应有的尊重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