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免费定制的“咨询报告”医药企业都想要,外国总裁赞叹是无价之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21:11:00    

有水平的营商服务,除了“无事不扰”,给企业健康发展留足自由自主的空间,还能在经营主体生命周期的各个关键节点及时出现,“有求必应”。

在医药行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就是一项刚需,企业要投入大量成本和人力。今天(4月18日),一份市场监管部门精心编写的免费“咨询报告”送到了上百家医药企业负责人手中。让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工作委员会执行总裁嘉雷诺连连赞叹:“这不需要我们花一分钱,却是无价之宝。”

让企业赞叹的这份“咨询报告”名为“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配套案例”,打开后,里面都是监管部门近年查办的具有行业警示意义的典型案例,并附有法律分析和合规提示。

“直指要害,看得心跳加速。”一家医药公司的合规部门总监坦言,自己见过很多“走过场”的建议指导,比如把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集合成册发给企业,又比如较为宽泛地给出一个针对行业的风险提示,具体落到个别企业上未必贴近其实际需求,来自监管部门这么直接又实用的合规建议还是头一回碰到。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余卫东表示,商业贿赂案件十分复杂,即使在同一个法律法规框架内,不同的经营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认识的不同,就会产生合规风险。

比如学术拜访交流,个别经营者为了降低用人成本,会让销售人员兼职医药代表或医疗器械学术推广人员,从事学术拜访交流工作,经营者可能知道这是违规行为但自以为理由充分,就有很高的合规风险。

又比如,有医药代表和医疗器械学术推广人员认为统计医疗卫生机构开具的各类医药产品处方数量不构成商业贿赂,但根据执法经验,监管部门强调这是医药企业商业贿赂的高风险事项,应予以禁止。

“合规指引明晰了模糊的界限,对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余卫东表示。

嘉雷诺表示,医药行业太需要这样的“确定性”了,他坦言,协会近期组织的合规培训吸引了1.6万名会员单位的从业者,还有4000多名非会员单位的相关人士积极加入,“很高兴上海看到了经营者的迫切需求”。

“已经有很多企业来问我要这份‘报告’。”上海医药协会执行会长夷征宇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无论是刚进入市场的新设公司,还是想成为“常青树”的规模企业,都有强烈的需求去聘请律所、行业专家等提供合规服务,避免违法违规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但开支不菲,中小企业成本压力较大,往往无力承担;能够负担较大开支的企业虽然可以购买高质量的合规服务,但质量再高,也是“纸上谈兵”,在对行业合规风险的了解程度、执法判案经验等方面,和始终扑在一线的监管执法部门有不小差距。

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产业,医药行业规范开展的学术会议和正常医学活动,是促进医药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大力支持、积极鼓励。

近年来,一批以学术会议的名义进行利益输送的不法行为被整治,市场得到净化的同时,一部分业内人士却顾虑重重甚至踟蹰不前。他们渴望开展守法合规的学术活动,又害怕因管理疏漏不慎触及法律底线。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总队长韦浩告诉记者,传统的行政执法逻辑是告知经营者“哪些不能做”,做了就要查处,而企业更关心的其实是“哪些能做”“怎么做能行”,这就要求执法部门转变思路,跨前一步,利用行政指导、合规指引等方式,消除他们的困惑和疑虑,“处罚始终都不是目的,促进经营者知法守法才是根本”。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放眼全球,执法部门“跨前”到这种程度的并不多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帮助企业规避违法违规风险,是一种很成熟的市场行为,一般由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等出具合规指引或风险评估,需要委托人承担高昂的“智囊”成本。而上海的执法部门主动为企业定制质量这么高的合规指引,就相当于送上了真金白银,更重要的是,大幅缩减违法违规的可能性和成本,转而用于维持企业健康发展。

更多份合规指引已在研制。韦浩表示,行政执法部门将持续深化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更多针对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定制合规指引将陆续出炉,帮助经营主体强化违法风险防控意识,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和水平,从源头消除违法隐患,切实回应企业“可感可及”的迫切需求。

原标题:《免费定制的“咨询报告”医药企业都想要,外国总裁赞叹是无价之宝》

题图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管局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陈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