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韶关乳源雕子塘村:文脉铸魂 瑶寨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08:16:00    

Transparency

盛夏时节,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雕子塘村绿意盎然。这座曾藏于深山的过山瑶村寨,借 “百千万工程” 东风,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探索整村运营,走出一条瑶族文化主线的农文旅融合之路。

作为瑶族村寨,雕子塘村民多为隋唐时期迁徙而来的 “勉语系” 过山瑶后裔。在政府扶持下,村民告别 “过山” 生活,60栋红白相间的楼房构成新的村貌。雕子塘村建设处处融入瑶族风情:建筑仿传统吊脚楼风格,墙面饰瑶族纹样,村道壁画讲述民俗与迁徙史,延续独特居住美学。

雕子塘村是“百千万工程” 典型村,乳源加大投入盘活资源。村内改造村史馆、百姓大舞台等文化空间,将450平方米闲置宅基地建成吊脚楼 “勉飙楼”,旧广场变身集研学、展销于一体的多功能厅。“要让村民住得现代,更让文化活在当下。”东坪镇相关负责人强调。

雕子塘保留着丰富的瑶族文化习俗。每逢佳节,村里摆起长桌宴,村民着盛装迎客,歌声悠扬;勉飙楼前,游客学跳竹竿舞。通过 “双朝节”“四季村晚” 等活动,瑶族文化得以活化传承。当地人士认为,瑶族同胞的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文化载体。

依托毗邻云门山景区、地处乳桂经济走廊的区位优势,乳源县为雕子塘定位“瑶族文化主线的农文旅融合”路线,引入企业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整村运营模式。企业整合资源打造“瑶山茶、瑶药足浴、瑶族泡酒”的“三泡”文化体验产品,开发特色餐饮,常态化推出长桌宴、篝火晚会等活动,承接团建研学。2024年,村子入选 “绿美广东・美丽非遗乡村旅游目的地”。

“保底租金 + 营业额提成”的合作模式让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乡村振兴车间的瑶乡特产展销馆带动就业,专职从业人员约20人,人均年增收约3.6万元。2024年7月以来,雕子塘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营业额12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至少20万元,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31.63万元,同比增53.83%,经营性收入同比大增112.34%。

村里还盘活闲置资源拓展产业空间:1150㎡闲置地打造美丽庭院经济区,460㎡闲置小学改造成食用菌种植采摘基地,高坎边坡建观光休憩与农产品售卖长廊。

依托瑶族文化资源,雕子塘成立研学基地,开发瑶绣、瑶药香囊等10多门互动课程。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研学经济带动了餐饮住宿消费与文化传承。

如今的雕子塘村,彩虹公路串联黛瓦白墙,绣娘飞针走线,孩童研学欢笑。从“刀耕火种”到“文旅融合”,过山瑶同胞实现生产生活跨越,古村在“百千万工程”中焕发新活力。

总策划|任天阳

总统筹|林海利 胡泉 林洁

执行统筹|魏琴

视频统筹|林桂炎

运营统筹|郑宗敏

文 | 欧阳志强 黄铁安

视频文案|魏琴

图、视频拍摄|林桂炎(图片署名除外)

剪辑|王绮静

包装|余梓涛

海报 | 李焕菲

题字|蒋述卓

联动|中共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雕子塘村

出品|羊城晚报大美岭南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