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智“绘”春耕“星”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1:05:00    

在春华镇智能化育秧工厂,一排排循环立体式育秧床整齐排列,绿油油的秧苗长势正好。

春华镇龙王庙村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农户们抢抓农时、辛勤劳作,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

黄花镇银龙村高标准农田里,插秧机轰鸣着来回奔忙。刘思源 摄

华声在线4月15日讯(通讯员 邬振 周国强 卢亚楠)农时不等人,春耕正当时。连日来,长沙县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耕景象。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春耕现场少了些弯腰劳作的身影,多了科技赋能的“智慧农机”。

近年来,长沙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资农机保障,通过示范带动、技术指导等举措,大力推广早稻集中育秧和早稻机插机抛,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效益,确保粮食生产量质齐升。2025年,全县计划种植早稻35.53万亩,开展集中育秧27.015万亩。

从人工抛秧插秧到无人驾驶农机,从传统农田覆膜育秧到智能工厂秧苗坐上“电梯房”,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科技正让长沙县的田野焕发新活力。

搭载北斗自动插秧

一大早,黄花镇银龙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就热闹了起来,插秧机轰鸣着来回奔忙。随着机器驶过,一株株翠绿的秧苗被均匀地插入田中,迅速成列成行,为原本空旷的水田披上一层充满希望的“绿装”。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智慧化程度不断攀升,“人不下田,坐享丰收”已经变成现实。在田间地头,可以看到一幅“奇怪”的景象:无人驾驶的插秧机正自动运转,上面只有一位工作人员在摆弄秧盘。

与传统插秧机不同,无人驾驶插秧机搭载北斗导航驾驶系统,操作人员只需通过平板车载终端完成定位及参数设置,系统便能自行规划最优路线,实现田间自动插秧、智能避障、掉头转弯等全套无人作业。

“以前,请机插师傅一天要三四百元工钱,现在用智能插秧机就省下了这笔钱。而且人工插秧一个人一天最多插1亩地,现在一台机器一天能插40亩,效率提升了好几十倍!”合作社负责人李天行难掩兴奋,“更重要的是,机械插秧的株距、深度都控制得很均匀,后期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都更省心。”

一旁的高标准农田里,合作社农机手驾驶着“铁牛”,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加足马力翻耕水田。积蓄了一冬的肥沃土壤被犁铧唤醒,散发着泥土特有的清香,为后续水稻的生长储备了充足的养分。

“近两年,我们合作社利用育秧设施补助项目,新建育秧大棚面积达7800平方米。同时,今年还承包了1400多亩的早稻种植面积,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预计4月20日左右全面完成早稻播插。”李天行介绍,“我们还将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目前已经接到了约3000多亩的订单。”

秧苗住进“电梯房”

走进春华镇智能化育秧工厂,一排排循环立体式育秧床整齐排列,嫩绿的秧苗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满满“科技感”扑面而来。随着齿轮缓缓转动,秧苗坐着15层“电梯”上下循环、前后往复,沿着齿轮的运动轨迹,轮番“享受”着阳光和水雾。

“过去我们采用传统农田覆膜育秧,受气温、降水等自然条件制约,秧苗成活率不稳定,且周期长、效率低,平均需要30-40天,现在我们只需要15天即可完成育秧。”工厂负责人钟伟笑着说。

如此高效率的育秧,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呢?为秧苗生长营造出最适宜的条件是关键。

“育秧床上安装的光照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关键信息,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就可以根据秧苗长势进行补光、喷淋等操作。”钟伟介绍,只需“轻点一下”,就能让育秧效率“一路狂飙”。

同时,相比于传统大棚育秧,循环立体式育秧床能充分利用纵向空间,让秧苗循环接受水肥、光照和温度,单位面积育秧量至少提高了15倍。“平均每个育秧床可摆放超3000盘秧苗,满足约150亩机插水稻的用苗需求。”钟伟介绍,今年以来,工厂已完成育秧面积4500亩,目前工厂内还有1200亩储备用秧。

专家下田开良方

“太实用了,有农技专家现场手把手指导,我们种田更有底气了。”近日,在开慧镇白沙村种粮大户张曙光的集中育秧田里,农技专家手持早稻品种“欣荣优123”和“潭两优83”的秧苗,向农户讲解品种特性与搭配要点:“这两个品种抗逆性强、熟期适中,搭配精准浸种催芽技术,出苗率能提升15%以上。”

针对肥水管理,专家现场指导如何智能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调整施肥方案,既能减少浪费,又能避免后期倒伏。”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后,早稻亩均化肥用量减少10%,单产却提升8%。

连日来,这样的画面在长沙县的田间地头经常能遇到。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团“以春为令”,深入田间地头、下沉生产一线,访农情纾农困,以技术服务助力春耕生产,护航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专家不仅到现场教技术、讲政策,还面对面做示范指导,鼓励我甩开膀子加油干!”北山镇马忠其农场负责人马忠其高兴地表示,“现在听了专家讲解,心里有底了,知道怎么科学种植了。”

“我们将持续推进粮食生产和春耕备耕工作,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长沙县将继续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