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这个专业九月迎来首批新生,国家战略背后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16:09:00    

【来源:现代教育报】

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首次将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划入教育学类。山东女子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批设立该专业的高校。新学期即将开始,今年9月,该专业将迎来首批新生。

在不少人的传统观念中,“带娃”往往被视作日常的琐碎照料,甚至被简化为“看孩子”般的机械劳动。然而,科学照护远非如此简单。正因为婴幼儿大脑中的神经元正以惊人速度建立连接,每一次互动、每一句回应、每一个拥抱,都在悄然塑造着他们对未来的认知与情感世界。新专业的设立,让照护不再是经验主义的重复,而成为一门融合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精妙艺术。这看似只是高等教育专业目录的一次扩充,实则是对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的深切回应,更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落子。当生命的欢歌与时代的脉搏同频,这项培育“育儿专家”的工程,便承载了远超教育本身的意义:它关乎民族未来的健康根基,关乎万千家庭的幸福选择,也关乎国家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当前,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家长普遍期盼价格实惠、就近入托、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许多双职工家庭面临“生得起、养不起”的现实困境,尤其在产假结束后至孩子3岁前的阶段。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家庭再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是破解“入托难、入托贵”、缓解家庭后顾之忧的关键举措,也是释放生育潜力、推动实现“幼有所育”的重要一环。

遗憾的是,我国托育行业正面临人才结构性矛盾:全国持证保育人员仅有约50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不足10%,尤其缺乏既懂专业又善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现有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婴幼儿发展评估、家庭养育指导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实操技能。同时,行业整体薪资偏低,人才流失率较高,机构普遍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托育人才是提升服务质量的核心。新设立的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本科专业,旨在培养以“会照护、精评估、能指导、懂管理、可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能填补行业高层次人才缺口,更能通过其科学理念和专业实践,带动整个托育服务行业向专业化与标准化水平提升。

这些年来,国家对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高度重视。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国家陆续出台多项配套政策。2021年3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发布,增设了托育服务相关专业,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也进一步明确提出完善托育服务体系。高校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正是对上述政策的有力响应。长远来看,高校培养的专业化、高学历托育人才将逐步进入社区和托育机构。这类“软性支持”将与政策保障的“硬性措施”形成合力,共同为年轻家庭在生育、养育和教育方面营造更加友好的环境。

教育的使命在于播种未来。当前,在托幼一体化推进、育儿补贴制度实施等背景下,设立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培养专业人才,不仅是满足托育需求的务实之举,更体现了对生命早期发展的尊重与重视。此举致力于让每个孩子拥有人生良好的开端,以扎实的高质量教育,托举“科学育儿”的新时代。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邓海建

编辑:张秋颖

校对:付磊

审核: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