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驶中的无人快递车。
白色的车身穿梭在包头的大街小巷,没有驾驶员的操控,却能精准停靠在快递驿站旁;遇到行人自动减速避让,遇到红灯稳稳停下;自主穿行街巷,主动避让障碍物……近日,首批20余辆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圆通无人快递车正式上路试运行,以科技感十足的“无接触配送”模式,重塑市民物流体验,为包头市快递服务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科技赋能
打造智能配送新图景
清晨七点,在110国道的车流中,一辆印有“圆通速递”标识的无人快递车正沿着机动车道平稳行驶。
“车辆左转弯、车辆右转弯、车辆等待中、请不要靠近……”一路跟着无人快递车,记者发现,别看它外形憨态可掬,上路时可是位“老司机”。一路上,它始终在车道靠右侧行驶,车顶的“眼睛”能自动识别障碍物并调整行驶方向,碰到红灯会乖巧地在线后等待绿灯再通行,语音播报及时提醒路人注意避让……这么智能是如何做到的?
“车上搭载了360度激光雷达和12个高清摄像头,可以360度无死角感知前后20米范围的环境,采用人工智能L4级自动驾驶产品和技术支持,具有高度的自主导航、避障和交互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中自主行驶并遵守交通规则。”九识无人车内蒙古区域总经理栾浩年介绍,这辆无人快递车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导航系统,而且接入了远程系统,后台配备管理员,遇到紧急状况时,会由管理人员帮助车辆脱困,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智能算法与高精度地图,无人车能自主规划最优路线,不仅能精准识别红绿灯,还能根据实时交通状况动态避让行人和车辆,真正实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目前,这批无人车已在昆区、青山区、九原区、东河区、石拐区试运行,服务范围覆盖30余个配送站点,日均配送包裹超3万件。栾浩年透露:“今年我们计划将应用场景拓展至医药配送、餐饮供应链等领域。比如,针对急需药品的配送需求,无人车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服务,确保药品及时送达;在餐饮高峰期,也可承担部分外卖配送任务,缓解人工压力。”
作为道路上的“新成员”,无人快递车也需要市民的配合。据了解,最高时速40公里的无人快递车在程序设定时,一般默认最右侧车道行驶,感应到行人车辆靠近、突破安全距离后,会自动制动,因此市民驾车行驶在路上,遇到无人快递车时,可以将它当成一般车辆处理,正常会车、超车即可。市民对无人驾驶车辆难免好奇,但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近距离跟车观察,更不能超车后突然变道、“检测”无人快递车制动反应,以免给前后的其他车辆带来安全隐患。
降本增效
破解物流行业新难题
走进110国道圆通快递站点,经理李栋梁通过手机APP轻点几下,几辆无人配送车便停靠在指定位置,工作人员熟练地将包裹装入无人快递车内。李栋梁在手机APP上轻点“发车”按钮,伴随着提示音,满载包裹的无人快递车沿着提前设定的路线出发了。“以前招人难、用工荒是行业常态,快递员日均工作15小时是家常便饭,遇到‘双十一’等高峰期,更是累得直不起腰。”李栋梁感慨,无人快递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局面——每辆车5立方米的装载空间每天可运送1000~2000件包裹,日均配送量较人工提升30%,且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
在分拣环节,无人快递车也带来了连锁反应。仓库内,工作人员将包裹按区域分类后放入无人车,车辆便会自主规划路线出发。“以前需要专门安排人员规划配送路线,现在系统自动生成最优方案,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准确性。”仓库管理员刘师傅对“新同事”非常满意。
“过去用柴油厢式货车送快递,油费加人员工资一年成本至少7万元,现在无人快递配送车仅需夜间低谷时段充电,加上定期维护费用,人力成本几乎为零。”圆通速递包头分公司负责人曾智伟算了一笔账,每辆无人车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约3万元。更重要的是,配送时效显著提升:过去遇到暴雨、大雪等极端天气,常出现配送延误,客户投诉不断;如今无人车凭借精准的路况感知能力,即便在恶劣天气下也能准时送达,客户投诉率明显下降。
自引入无人快递车以来,部分区域实现提前收发快递且运营成本降低。曾智伟信心满满,并表示将根据试运行情况,逐步加大投放力度,最大限度降本增效。
政策护航
激活行业发展新动能
首批无人快递车上路试运行,是我市邮政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为加快建设包头市智慧交通体系,丰富拓展智能网联车应用场景,近日,我市印发《包头市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实施办法(试行)》,指导全市规范有序开展智能网联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同时,包头快递行业交出亮眼成绩单:今年一季度,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达2646.75万件,同比增长40.16%;业务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16.80%。其中快递业务尤为突出,业务量2216.60万件、收入2.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84%和26.04%。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快递进厂”“快递进村”工程的深入推进。行业积极与本地制造企业合作,为包钢集团、北方重工等企业定制物流解决方案,打通生产销售全链条,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依托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实现全市建制村全覆盖。今年一季度,快递服务农牧业业务量达329.4万件,助力燕麦、牛肉干等农畜产品加速出村进城。
从城市主干道到乡村小路,从智能配送车到全产业链升级,包头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快递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迈进。随着无人配送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这座城市的智慧物流蓝图正徐徐展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短评
智能网联车加速驶入百姓生活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在这一政策导向下,包头无人快递车的试运行,正是智能网联车加速融入百姓生活的生动缩影,为物流行业带来变革,也让智慧生活新时代加速到来。
智能网联车凭借科技赋能,重塑了传统行业的服务模式。无人快递车搭载的先进技术使其宛如经验丰富的“老司机”。360度激光雷达与高清摄像头,赋予它全方位感知环境的能力;人工智能L4级自动驾驶技术,使其能在复杂路况下自主行驶、遵守交规;智能算法与高精度地图,助力其规划最优路线。这种智能配送模式,打破了传统物流依赖人力的局限,以“无接触配送”提升了物流服务的效率与安全性,让市民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便捷。同时,智能网联车有效破解了物流行业的难题。无人快递车的出现缓解了“招人难、用工荒”的困境,大幅提升配送量,降低运营成本,还能在极端天气下保障配送时效,减少客户投诉。其对分拣等环节的优化,推动了整个物流行业向高效、智能方向升级。这不仅是单个企业降本增效的契机,更是整个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为其他行业应用智能网联技术提供了范本。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春燕,常静)